2)第四百一十六章 皇帝临终托孤 赵吉打算_北宋纨绔:开局狗头铡,包大人饶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是他干儿子,不服就打一顿!

  见皇帝与曹斌说完,潘仁美本以为会叫到自己,没想到皇帝把他排在曹斌之后也就罢了,现在竟直接越过他召了包拯。

  这让他十分郁闷,合着自己这国丈还不如一个三四品的大臣。

  正当他以为皇帝见完包拯,会轮到自己的时候,皇帝却又叫了佘太君:

  “老太君,你杨家忠直刚烈,朕本没有什么嘱托。”

  “但为免你有后顾之忧,朕死之前,送你一件礼物,.....”

  说着他挥了挥手,几个太监立刻搬出一块牌匾,上书“忠烈之家”四个金灿灿的大字。

  此时,皇帝呼吸突然有点急促起来,费力道:

  “有此御匾,只要你杨家未有谋逆之行,朝廷永不加罪。”

  佘太君见此,感激肺腑的同时,又羞愧难当。

  她没有想到,皇帝竟早已经想到潘杨两家的仇怨,为她们解决了将来的后顾之忧。

  自己一心要保全杨家,不过是在做无用之功,还险些酿成大错

  看着皇帝虚弱的病体,一时间,老太君心中大恸,泪流满面。

  皇帝却无所觉,终于看向了潘仁美:

  “太师......”

  潘仁美本正懊恼杨家获得御匾,听到皇帝招呼,连忙小跑上前欺待道:

  “陛下,老臣在,老臣在!”

  此时皇帝说话已经有些不清楚了,只听他含糊道:

  “朕......朕还有一言。”

  “如今国事唯艰,不......不要争权。”

  “今后若有内事不决,可多听丞相之言。”

  “若有外事不决,可听俊才建议......”

  潘仁美闻琂,顿时脸色僵硬,特么的,你叫我就是为来叮嘱我这些?这是有多么看不上我啊。

  只是众臣都已经领命,他也只得怏怏应是。

  不过这也怪不得皇帝,实在是他这段时间的表现得有些拉挎。

  要说他没有能力,也不见得,最少他也能带兵与辽人打得有来有往。

  只是近些年来,他太沉浸于阴谋诡计,对自己的硬实力产生了一些认知差距。

  就在潘仁美怀疑人生的时候,皇帝的神智已经渐渐模糊起来,嘴里喃喃道:

  “母亲,母亲.......”

  他幼年时,就被先帝强行寄养在刘太后膝下,与亲生母亲分开。

  如今人之将死,却终究念着亲生母亲。

  有些大臣不解,以为他是在担心刘太后的安危,连忙道:

  “陛下放心,臣等一定救太后回来。”

  只是皇帝并没有反应,渐渐失去了呼吸

  太医忙上前查探,好半晌才跪倒哭喊道:

  “陛下......崩了!”

  众臣闻言,纷纷跪地痛哭:

  “陛下......”

  与此同时,宫内大钟连绵不绝得响了起来,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传遍整个东京

  京城中,有人突然从梦中惊醒,一脸紧张地数着钟声,也有辽国、西夏、高丽等各方探子,将消息传向四面八方。

  关中某地。

  一队随从正护着赵吉和太后快速向西夏逃亡。

  刘太后累得气喘嘘嘘,满面寒霜得看着赵吉道:

  “赵吉,你自己跑也就罢了,为何强行扣留哀家?”

  自进宫后,她一直养尊处优,哪里受过这种罪?现在,她后悔得肠子都青了,觉得不该帮助赵吉。

  出什么主意不好?偏出一个“重耳逃亡”的主意。

  这下可好,这主意把自己给坑惨了。

  赵吉无奈道:

  “母后,皇兄现在必定四处缉拿儿子,若没有您护持,儿子怎能通过关隘,逃出大宋?”

  “您就可怜可怜儿子,待出了大宋,儿子立刻派人送您回来。”

  “您放心,将来我若当了皇帝,一定奉您为亲母,你就是想摄政,儿子也答应!”

  虽然得了赵吉的保证,刘太后脸色却并没有好转多少,真到了西夏,对方会任由赵吉放自己离开吗?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