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九章 罪与罚(下)_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了,匪首大老王亲口招供,还写下供词画押,难道这还有假不成?”杜衍怒道。

  晏殊冷然道:“供词呢?匪首‘大老王’呢?你见到了还是吕相见到了?本官愿意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可是总要有真凭实据吧,而且说句你不爱听得话,对于苏锦的罪责,州府路一级的供词均不足以采信,须得由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堂会审取得证人证词方可足信,岂是一名路转运使的一份私信所能定罪,这也太儿戏了吧。”

  “你这是强词夺理……!”杜衍失态,指着晏殊道:“你是怕你自己推荐之人获罪,你难逃罪责,故而才如此狡辩。”

  晏殊喝道:“杜枢密,你这话是在当着皇上的面给本官定罪么?万事讲程序,你们喜欢不讲程序便议罪对待别人可以,对待老夫所荐之人断然不成!需知此人还在扬州顶风冒雪殚精竭虑跟那些个屯粮奸商争斗,甚至还有生命之危;你们可以不管粮务,我三司却要为此事处处操心,苏锦也正为此事呕心沥血,眼下十一月二十的限期已过,各地缴收粮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各地粮库日渐空洞,西北元昊虎视眈眈即将进击,还是多考虑考虑如何渡过这艰难的冬天吧,这些事交给刑部、御史台和大理寺去处理的好,莫要乱了轻重缓急!”

  “你……!”杜衍一时语塞,晏殊嘴皮子太厉害,明明在说苏锦的事情,转眼便扯到缴收粮食,西北战局上去了,而且大义凛然到无可辩驳,简直快要把人给气死。

  “晏大人说的有理!”有人出来帮腔了,一听那尖细的声音,不用看便知道是御史中丞欧阳修了。

  “御史台肩负查勘官员罪衍之责,皇上,臣请命彻查苏锦矫诏招安一事,这本是御史台分内之责,吕相、杜枢密、晏三司等尚有大事要做,岂能因此事分神,还是臣去办为好。”欧阳修跪倒阶下向赵祯请命。

  赵祯一直没吭声,他在揣摩晏殊的话,晏殊看似是在帮苏锦鸣不平,实际上是在为他自己鸣不平而已,粮务确实是当前最重要的一件事,为了此事晏殊已经数十日在三司衙门不眠不休,头发都熬白了许多,成效也颇为巨大,至规定期限为止,报上来的官仓收购的粮食居然有八百万石,虽然离粮食缺口尚差的远,但足可佐证苏锦的民间存粮巨丰之语,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晏殊干的也起劲,忽然之间有人拆台,拿苏锦说事,也难怪晏殊这么大的反应。

  赵祯甚至有些懊悔自己先前反应过激,苏锦将棘手的扬州之事这么快便平息下来,其中就算有些什么过失之处,难道自己便真的抱着这个皇家的脸面不放,治他矫诏之罪么?

  但是事情已经出来了,捂着盖着也不是办法,而且似乎杜衍吕夷简也不肯罢休,两边都是倚重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