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724章 拒绝韩琦,衣锦还乡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桥,废话少说,赶紧把家里的东西收拾一下……”

  沈桥抬头,“什么意思?”

  男子怒道:“卖房子还债!”

  “对!”

  众人看着沈家的大院,都有些意动。

  这是上百年的大宅子,期间修整过,如今看着很有味道。

  正所谓庭院深深,许多文人就喜欢这个调调。

  比如说顺着进去,青砖石板上青苔点点,抬头,瓦片深深……

  此刻一股子幽远的意境就扑面而来。

  这就是老宅子的妙处所在,仿佛岁月都被凝固在了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上面。

  “徐州的宅子不值钱,不过你家这个卖了,三五百贯总是有的。”

  “不卖!”卖什么都不能卖祖屋,这是多年的规矩。

  “不卖就等着吃官司!”

  众人冷笑而去。

  稍后这事儿就捅到了司理院,司理参军陈松有些挠头。

  “欠债还钱啊!”

  他最后还是派了个小吏去沈家。

  小吏回来后绘声绘色的道:“那粮店的伙计正在沈家讨工钱,沈桥去寻了家人的首饰卖了,这才给了工钱。”

  “树倒猢狲散呐!”陈松摇摇头,“沈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此事秉公处置了,就算是以后那沈安觉着沈家是亲戚,他也抓不到某的错处。”

  “去吧。”

  小吏带着两个衙役去了沈家。

  这是准备提审。

  一路到了城西沈家外面,衙役刚想叫喊,就听街口有人喊道:“好多马车。”

  徐州的治所在彭城,彭城里有哪些大佬小吏们都一清二楚,所以听到有许多马车后,小吏摆手,示意众人等等。

  大佬的脾气摸不清,有的不喜欢闹腾,你在这边砸门,说不得就得罪了他。

  “呀!进来了!”

  深秋对于许多人来说就是歇息的时节,闲汉们在四处游荡,见到了一溜马车进来,就觉得找到了乐子。

  “是去哪家的?”

  “咦!不说话?”

  车队缓缓而来,打头的竟然是两名佩刀男子。

  两个衙役见了有些懵,就问道:“此事如何?”

  小吏低声道:“有佩刀人护送的车队,咱们惹不起,靠边站!”

  三人靠着墙壁站好,目光飘忽的观察着车队。

  前面一辆马车里有人掀开了车帘,接着一个年轻人跳了下来。他的身体踉跄了一下,然后回身笑道:“大哥,到了。”

  “是沈彬!”小吏认识年轻人,他微微摇头,示意那两个衙役别动。

  后面来了一骑。

  小吏低声道:“此人是谁?”

  衙役摇头。

  这里是徐州,和汴梁比起来就是乡下地方,衙役们自然不认识贵人。

  男子下马,看了小吏和衙役们一眼,说道:“让娘子他们下车。”

  “是。”

  后面先下来了一个丰腴的女子,那女子神色冷漠,身体站的笔直,只是看了一眼,就让小吏脊背发凉。

  “这个女人……不是一般人家出来的。”

  底层人得罪不起贵人,所以必须要有一双慧眼。

  女子去了后面一辆马车,低声说了几句话,随即车帘掀开。

  两个女子先后下来,随后就是两个孩子。

  沈彬敲门。

  “谁?”

  里面的声音听着有些怯。

  “是某!”

  大门打开,里面探出个脑袋来,见到是沈彬,就欢喜的回身喊道:“小郎君回来了。”

  等他再看到后面一群人时,不禁楞了一下,然后出来行礼,“敢问……”

  这是一个老仆,他看着这些人,突然揉揉眼睛,那泪水就流了下来,“是……是……可是安哥?”

  沈安看了里面一眼,一个老人带着一群人正在出来,他就微笑点头。

  老仆回身就跑,跌跌撞撞的喊道:“阿郎!阿郎!安哥回来了!安哥回来了!”

  那群人就加快了脚步,沈安回身说道:“安心。”

  这是沈氏兄妹离开徐州十余年后的再次回归。

  门外的小吏和衙役恨不能把身体缩成一团,别让沈安的人发现自己。

  可一个乡兵却走了过来,问道:“你等来此作甚?”

  小吏强笑道:“小人来此……是上官所差。”

  乡兵点头,“公事某不为难你,只管进去。”

  他说的很是老实,可小吏却感受到了一丝狰狞,赶紧堆笑道:“小人不敢,小人这就回去。”

  “站住!”

  他刚转身,乡兵就说道:“把事情说清楚,稍后我家郎君做主。”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