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郧襄(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营舆情,对内加强赵营的军风建设。同时分设两个新的司,一个称为“外宣内扬使司”。赵当世在会上提到的“笔杆子”三字,其实很大程度上就落在落在外宣内扬使司肩上。外宣内扬使司则以穆公淳担任长官。穆公淳是营中有名的有文采好文笔,且敢说敢做,善于出奇,让他来负责宣传再好不过。另一个称为“统权使司”,调了效节营参事督军偃立成主掌。

  一开始,偃立成并不知道这个统权使司是做什么的,但赵当世言简意赅解释道:“你之前担任的参事督军隶属于谁?是我。然此司既立,往后军中所有参事督军,皆从命于你司,而不属兵马都统院。”

  偃立成反应很快,反问道:“可是监军?”

  赵当世摇头道:“并非监军。监军只监兵士之身,参事督军从此还要监兵士之脑。”

  “监兵士之脑......”偃立成反复咀嚼这句话,若有所思。

  赵当世没有就这个话题深入探讨下去,而是道:“关于这事,我会找时机与你详谈。总之,参事一职,往后不仅督军,还要下派到各司。各军各司往下细分的小部,同样得配置参事。”

  偃立成听这话,脑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起初的茫然很快被沉重的责任感冲散。他现在并不知道赵当世具体执行这个统权使司的构想,但对赵当世想要达到的目的一清二楚,即统权使司设立的初衷,只有一件事——确保所有军政人员向赵当世个人的绝对效忠。

  三院的名称及所属职位,赵当世和昌则玉、穆公淳等主要策划者也绞尽了脑汁,小心翼翼规避了明朝现有的官职体系,以免给有心之人以“僭越”罪名弹劾。若真有人问起来这一套行政班子,赵当世大可以推说便于剿寇,反正也没侵犯到现有的机构与官职。

  时间一晃已是当下五月中旬,距离三院设立已经过了一个月。

  赵营抓住时机,趁西营拔军之际,先是在盛康镇胜了一场,随后将谷城也光复了。说起来,盛康镇一仗,有取巧之嫌,实际杀伤也不多。光复谷城那更是秋风扫落叶,兵不血刃就拿下了仅有一两千杂寇盘踞且无城墙庇护的废墟。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顺手”接收了西营抛弃的三万徒附。这些战绩纠其本质,无可称到处,但给穆公淳领导下的外宣内扬使司一宣传,人们奔走相告,三五日内许多口号即传遍了整个楚北豫南,并逐步向着更外围扩去。

  “首破献贼之功,匡扶社稷之始!”

  “赵家老爷簪缨翘,打得贼寇嗷嗷叫!”

  “见赵家军父老乡亲尽开颜!”

  不知情的人若见到这种场面,还道是张献忠已给赵营剿灭了。但仅这一次的实验,取得的效果远远超过预期——虽说穆公淳为了“旗开得胜”,向承宣知政院申请了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