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山雨(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嘟囔一句:“唐县在北,清潭城在南,敌从两面来,我营腹背受敌。”

  帐内渐渐恢复安静,赵当世思忖片刻道:“两个月前,回营等就已开始向唐县集结,至日前探知,老回回、革里眼、混十万三营总计流寇约有四五万。南面曹营虽连遭损失,但元气未伤,兵力亦至少二三万。这二营联袂而来,目的很显然在于我营。我营以不到万人要面对近十万之敌,压力不可谓不大。”说是十万,但众军将深知流寇战力结构,没人会当真。可无论怎么缩水,回营、曹营毕竟有着雄厚实力,二营联手,也绝对堪称赵营从未有过的挑战。

  众军将又议论片刻,徐珲清清嗓子,沉着脸道:“南面曹营既已发难,想必北面回营就这两日也将动作。不知主公意下如何?”综合前前后后的多方情报,基本可以认定回营与曹营勾结的事实,敌自两面来,仅靠现在赵营的力量绝难做到两线开花,所以必须有所侧重,徐珲与赵当世相处至今,很有默契。

  赵当世转眼看了看端坐左右的昌则玉与穆公淳,对众人道:“诸位应都清楚,流寇中步卒再多,到头来也不过纸糊的老虎,一战即溃,深可虑者唯有马寇。而马寇中,又以老营精骑为甚。回、曹二营能纵横多年,所依仗的,无非是铁打不动的老营精骑。”

  话说到这里,众军将点头称是。流寇兴起,四处重点攻掠马苑,马匹数量往往远超官军。其原因所在,便在于马匹能帮助流寇短时间内提高战斗力,似赵营这样,能沉下心,有耐心、有条件、有技术一步一步将步卒训练出来的营头微乎其微。譬如当年首屈一指的闯王高迎祥,就是靠着麾下上万名具装铁骑才得以确立霸主地位,李自成、张献忠、马守应、罗汝才等巨寇大寇,无一不是以所拥精骑的多寡论定实力。这也是为何赵营初期即便常胜,却始终不被流寇们所真正尊重与畏服的症结所在。

  “是以与回、曹二营相斗,只要将其主力精骑击溃,余者树倒猢狲散,全不足虑。”赵当世继续说道,“而纵观南北两处战场,南面乃大洪山,多山区丘陵,北面则为沃土平原,相较之下无疑北面平原更适合马军驰骋。凡事先难后易,回营马军在北面的威胁甚大,以我之见,此战则先北后南。在南以山以城以守为重,在北则集中精力先对付回营。等击败了回营,再掉头打曹营不迟。”

  徐珲附和道:“主公所言极是。回营貌似人多势众,其实能战之兵未必便多。集合我营之精锐,胜负尚不可知。”

  “尚不可知?”侯大贵瞥一眼徐珲,“徐统制一力主张少弓刀、多火器,又兢兢业业主持训练了这二三月,我本道是营兵战力不说所向披靡,逢敌制胜的把握还是有的。怎么当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