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79章 兵马俑,骨灰罐,六玉祭_鉴宝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般没有这种雕刻纹饰;还有,这个陶罐是带盖儿的。

  不仅带盖儿,盖面上还有雕刻的双线圈,双线圈中央又是垂直的两组双线,将盖面分成扇形的四部分。

  这四部分当中,还各有一个阴刻的字,字是小篆,不难辨认,连起来能读:亿年无疆。

  这里头的“亿”,和现在表达的数目不太一样,当时应该是以十万为亿。这里用“亿年”,可能就是为了表达一个比万年更长的意思。

  这个陶罐是灰陶的,行动组的六人都能轻松辨识,因为秦始皇兵马俑也是灰陶的,一般无二。

  其实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灰陶和红陶,就是灰砖和红砖嘛,老建筑多是灰砖,年代近的多是红砖。

  灰砖比红砖贵,因为灰陶比红陶的质地要好,硬度要高。其中,灰陶比红陶多了一道很重要的工序,那就是烧制最后阶段得“泼水闷“”。

  而这个陶罐,除了纹饰,烧制工艺也更高,而且可能还添加了什么特殊材料,质地显得更为细腻,也有一定的润泽感。

  虽然有一个平顶盖儿,但是盖和颈部的接口处,却封了一层类似蜡质的东西。

  同时,罐底是嵌入到下方的小石台中的。虽然嵌入不深,也就两厘米左右,但下方的台面是挖出了一个和底座契合的圆形凹槽的。

  就这么看完,六个人的心里产生了大体一致的想法。

  吴大志先开了口,“这个,难不成是尉缭的骨灰罐?”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他们也是这么想的。

  但是,在战国到秦汉,是没有火葬之后用容器盛放骨灰的丧葬习俗的。

  这尉缭墓里,奇景怪事真是一个接一个。

  不管怎样,这个骨灰罐是不能开启甚至是暂时不能乱碰的。

  “走,看看下一个池子。”吴大志说着,便走向了一侧的直径两米左右的石砌池子。

  他们很默契地没有分散行动,而是“抱团”一起看。

  这个池子里,也是“垫高”了半米,不过底部是平整光滑的,只是挖出了六个凹槽。

  中间有两个,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有一个。

  六个凹槽形状不同,每个凹槽里,都放着一件和凹槽形状相契合的玉器。

  中间两个凹槽最大,一个放的是苍色的玉璧,一个放的是黄色的玉琮;玉璧的直径达一尺左右,厚度应在两厘米上下;玉琮的直径在二十多厘米,高度有个十几厘米。

  而四个方位的四个凹槽略小,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来看,分别是青色的玉圭,红色的玉璋,白色的玉琥,黑色的玉璜。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看来,就是照着这个来的。

  尉缭的弟子们这么干,是有点儿出格的,因为“六玉”的祭祀和丧葬之用,应是帝王和诸侯的等级,而且也不是这种用法。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他们是“秘葬”,尉缭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可以“自由发挥”的。

  众人也暂时没有去碰这六件玉器。

  吴大志想了想,没有继续往里走,而是走向中间大池子另一侧的小池子,“先中间,后两边,最后再看最边上的两个。”

  鉴宝无双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