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节 海天喋血(三)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艏的OtoMelara76毫米舰炮首先发出了怒吼,数发炮弹直冲夜幕中的“丹阳”、“淄川”两舰飞去,此时两艘“江淮”级轻型护卫舰正开始加速,“萨拉哥”号的炮火全部落空了。

  “*1、2、3,准备完毕!!”“丹阳”舰的CIC作战指挥信息中心内,枪炮长下达了发射*的命令。

  舰身左翼的百叶窗式*发射口处打开,从打开的*发射舱口处,可旋转式324毫米三管*发射器沿着滑轨到位,数名海军官兵迅速地完成*释放准备。

  “*1、2、3号,预备,发射!”随着现场指挥军官的口令,第一枚*伴随着“嗤啦”一声气压发射声,从*发射器内跃入大海。紧接着,第二枚,第三枚依次弹射入碧波之中。

  “侦测到*!”“萨拉哥”号巡逻舰上的印度海岸警卫队的官兵们如临大敌,“第一枚,第二枚,发现第三枚,敌*以扇形面展开。”

  “左满舵,规避!!”由于“萨拉哥”号巡逻舰的航海舰桥已经完全被摧毁,事实上这个时候并没有人能够接替指挥位置,只能由航海军官临时指挥,可是此时,舵手也已经在第一轮炮火中丧生了,接替者的操舰水平又很有限。

  “左满舵,规避!!反*诱饵,准备,释放”一声声口令被军官们喊出来,更有两名军官直接奔上甲板,举起望远镜,丝毫不避连天的炮火。

  “看到*了没有?”有人在声嘶力竭的大喊着,可是尽管甲板上的两名军官很是不顾生死,但这个时候要在被夜幕笼罩着的海面上看见两枚*,那简直很困难。现在的*早就不是当年的*。二战中日本人搞出来的93式酸素(纯氧)*一度是以无法看到气泡而让各国海军惊叹不已,但在数十年之后,这种技术早就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此时,要在海面上看到没有留下一长串气泡的*轨迹,那并不比大海捞针容易多少。

  扇形面的攻击几乎让没有什么机动能力的“萨拉哥”号巡逻舰去躲避,炮弹接连的在海面上炸出冲天的水柱,而在这水柱之间,甲板上的印度军官们终于看到了三道白迹。

  “满舵,注意避开!”在歇斯底里的喊声中,操舵手竭力的想要做出左满舵侧转,但显然,他们并没有能够成功。三枚*中的两枚分别击中了“萨拉哥”号巡逻舰的舰艉和舰舯。中国海军的“鱼13乙型”重型*的巨大威力足以毁灭这艘排水量不到两千吨的战舰。更何况是两枚重型*以不到两秒间隔分别集中了战舰最脆弱的舰艉和最致命的舰舯处。

  亚马尔上校完全是目瞪口呆的看着“萨拉哥”号巡逻舰中弹的,爆炸的火光腾放的时候,他才想到是中国人发射的*。虽然在遭到伏击之初,在“萨拉哥”号被第一轮炮火就打掉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