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三章节 布局山南(下)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初被增调的是三个步兵师,到1987年4月,印度军队已经展开了优势兵力,据守在塔格拉山脊下的阵地,并在桑多洛河建立了两个对我军哨所存在极强威胁的尖兵哨。”蔡兴宇将军悠然的随着微微颠簸的车辆而缓缓而叙着“印度人的这个所谓的‘猎隼行动’就是要向我军证明其巨大的进攻力量,但可惜的是,我军迅速做出了反应。”

  “那次危机,印度共部署了12个师及数个独立旅的陆军部队,多达5个空军中队的战机被调到阿萨姆和北孟加拉的军事机场。”蔡兴宇将军冷笑了下“森达尔吉的计划是,如果我军还是如同1962那样展开小刀切黄油的战术的话,那么他们可从展开优势兵力,对我军实施被森塔尔吉称为‘围歼’的战术。这位森达尔吉先生的战略还要求陆军对西藏实行有限的反攻,空军轰炸我军在西藏的空军基地。他的胃口可真是不小。”

  纳兰笑了笑“印度人那个时期不是说,他们应该将边界推到雅鲁藏布江的,记得当时那位著名的印度议员叫做拉姆-马努哈尔吧,他的观点就是‘我们应当把我们的边界扩展到西藏的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不过那次似乎没有能让他们如愿,兰州军区、成都军区的野战军、空军都展开了增援行动,邓公也放话了‘如果新德里不停止这种行动.中国将不得不教训一下印度’。算起来这才数十年的时间,历历在目啊。”

  “当初也不是我们要放弃山南,而是这个地区实在不适合长期驻军,尽管‘麦克马洪线’把历史上长期属于西藏管辖的9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划归英属印度,依此线划定后的英属印度东北边界,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山地平原交接处(即我国宣称的传统习惯线)向北推进到了喜马拉雅山山脊,甚至以北,将西藏地区向北压缩了一百多公里。但也是无奈啊。”蔡兴宇将军苦笑了笑“山南毕竟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南坡,地形复杂,多山、多雨季,海拔从5000米到150米,错综复杂,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而且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大,终年温暖湿润。记得2005年夏季,由于持续发生暴雨,印度人所宣称的安娇和劳哈特区,都因此出现大规模的泥石流,因此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

  “也因此,这里极其不适合大规模的驻军,而且冬季封山之后,部队的后勤很成问题,所以说中央当初的牌算是打对了,即有限放手藏南,全力控制阿克赛钦地区,西线的重要性可是远不是藏南这片土地可比的。而且1962年,我军单方面撤军时,已经明确了在地图上标明的麦克马洪线、不丹边界和塔格拉山脊之间三角地带的领土要成为非军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