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六章节 诱敌(七)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炮弹在使用上的定位就是“主要用以压制或歼灭敌生动力量;杀伤敌空降伞兵,以及毁伤敌轻型装甲和低空飞机,并用以拦截*”。当那些炮弹接连炸开,弹片飞舞着的时候,倒霉的步兵甚至没有办法找到躲避的地方,只能忍受着炮火的轰击。

  “让舰队给予火力支持”德米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火力万能主义”信奉者,他比较注重火力的强度,认为在作战中,强调第一时间压制住对手,对其火力倾泻。而印度军队则是普遍继承英美的军事理念,即强调重火力的力量,“用钢铁消灭敌人”是印度军官们普遍的认识,但他们却并不推崇苏联军队的那套“火力万能主义”。德米尔虽然毕业于英国皇家桑切斯特军事学院,但这并不妨碍他信奉苏军的那套东方型军队的作战理论。并在进攻遭到斯里兰卡军队的火力轰击时候,德米尔毫不犹豫的呼叫了火力支持。由于第4独立装甲旅的炮兵营还没有登陆上岸,所以这个时候,只能去依靠舰队的火力支持。那些舰炮是此时印度军队的最有力支持炮火,等到天气彻底好转了,空军将能够给予作战支持吧。

  “该死的,他们又遇到了麻烦了”迪马亚斯中将嘀咕了句,第4独立装甲旅团的贸然进攻显然并没有能够撕开斯里兰卡人的防御阵线,反而自己也陷入在苦战中,以至于现在需要炮火的支持。迪马亚斯嘀咕着的同时,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站在那边透过舰桥玻璃看着远处的塞普鲁克上校。他知道,塞普鲁克和德米尔的私交不错,两人都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115毫米舰炮和76毫米舰炮在海军火力观察员的引导下,连续实施了多轮炮火轰击。虽然炮火并不是很猛烈,但打得算是很精确。这是印度陆军所谓“信息化”的成果,尽管相对于美国陆军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但至少学会了准确的炮火引导了。这不容易,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中,印度最精锐的山地部队都还没有学会怎么样引导炮兵实施射击呢。在几轮炮火轰击之后,第4独立装甲旅的第1装甲营再次开始推进。而那些机械化步兵也开始与坦克相配合,实施进攻,由于是精锐的机械化步兵,所以配置的火力也极为凶猛,一个标准的十人步兵班配置两挺通用机枪、一具“卡尔-古斯塔夫”火箭筒、外加八支的英萨斯突击步枪。每一个独立的步兵班都能够拥有自己完善的火力,至少不会在上演1962年的战争中,步兵基础火力不足的噩梦了。但此时,印度士兵们主要面对的是来自斯里兰卡军的炮火轰击,他们手里的轻武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到处都是飞来的子弹,到处都是爆炸后的火光,还有那横飞的弹片,不断有人在弹雨中倒下。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