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节 欧洲的矛盾(上)_功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萨斯再次回到了德意志的统治。可是好景并不长,随着1919年的《凡尔赛条约》,战败的德国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再次割让回法国。二战爆发,这一次别说是阿尔萨斯了,就连巴黎都成了德国人的天下,阿道夫-希特勒靠着他的装甲闪电在40天征服法国人的同时,也再次夺回了阿尔萨斯。

  二战的战败,德国的家底再次被瓜分,阿尔萨斯也同样的再次回到法国人的统治下,首府-斯特拉斯堡直至现在依然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第七大城市。作为仅次于德国-杜伊斯堡-莱茵水运中心的莱茵河沿线第二大港口,斯特拉斯堡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的特殊地位。

  事实上,当弗朗茨-约瑟夫-容和埃尔韦-莫兰共同站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并不仅仅是两个政客,或者这样说,他们并不仅仅德意志联邦、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国防部长,更是一个德国人和一个法国人。共同站在斯特拉斯堡这样的一座城市里,虽然背后是象征着欧洲一体化联盟的欧洲议会大厦,但两位国防部长却是各自心怀鬼胎。

  即便没有这历史上的问题,法德关系也永远走上不了正途。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上,永远存在有三对冤家,法-德、英-法、中-日。这三对冤家在历史上永远都是相互之间闹得不可开胶。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经历过白江村口之战、明代抗倭、朝鲜之役(壬辰倭乱)、1894年的甲午战争-1945年的抗战结束、以及二战后的纠葛纷争的中日关系其实并没有法-德、英-法两对冤家之间的矛盾深刻。

  英吉利海峡的波浪并不能隔断英法之间的恩恩怨怨,同样的,马其顿防线的修筑也不能阻挡德意志的铁甲洪流。每一次,三个大国之间都是相互打得死去活来,直至血流漂橹。除去相互之间的小零小碎,单是英、法、德三国普遍性卷入进去的战争就包括七年战争、拿破仑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无论是约翰牛,还是汉斯,又或者是高卢的瘟鸡都是为此付出了无比惨重的伤亡,在让欧洲一次次成为废墟的同时,他们也在让自己流尽血。

  法、德两个陆地强国之间的毗邻决定了无论是谁想要坐大,都必须战胜对方。而身为海上霸主的英国人在一直保持‘光辉孤立’政策(不参与过多的欧洲大陆事务)的同时,却也利用着‘大陆均衡’政策(与欧洲大陆国家分别结盟,以制衡另一个强国)来保证着欧洲大陆,尤其是法、德两国之间的力量均势。这样一来,无论是法国、还是德国,都无法对对方形成压倒性的力量优势。可以说,英国人的平衡均势最好的应用在欧洲事务上。

  随着1900年的布尔战争后,法俄德三国谋求联合、以共同对

  请收藏:https://m.ojcry.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